為了拓展自身業(yè)務、擴大服務與業(yè)務范圍,并且盡量滿足客戶的需求,一些經銷商打破原來的單純整機和新機型的銷售模式,將眼光放到庫存機、二手機的改造和性能改良上。然而,在獲得一定利潤的同時,單純的舊機器改造所隱含的一些問題,也引起了業(yè)內人士的關注。
對于從事縫制機械銷售業(yè)務的代理、經銷企業(yè)而言,想方設法拓展自身業(yè)務、擴大服務與業(yè)務范圍,以各種手段盡量滿足客戶的需求,已經成為國內縫紉機尤其是從事工業(yè)用縫紉機銷售企業(yè)普遍認可的經營理念。從這一層面上看,一些經銷商打破原來的單純整機和新機型的銷售模式,將眼光放到庫存機、二手機的改造和性能改良上,也是順理成章的經營方式之一,畢竟市場有這樣的需求。
對庫存機、二手機進行改裝和性能改良的業(yè)務正在市場上“火熱”的現象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如果按區(qū)域劃分,主要是中西部地區(qū)快速發(fā)展的服裝加工市場的需要。隨著服裝產業(yè)結構發(fā)生較大調整,以及產業(yè)集群不斷向中西部地區(qū)轉移,一些大企業(yè)淘汰下來的機械引來一些小企業(yè)的關注。但由于舊機器無法適應目前高速生產的需要,許多經銷商就開始利用國內零部件較為齊全的便利條件,從事庫存機和二手機的改裝。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把原來的人工機械,通過配置電機設備、電腦芯片等部件,將舊機器變成半自動甚至全自動的“準機電(電腦)縫紉機”。
然而,單純的舊機器改造所隱含的一些問題,已經引起業(yè)內人士的高度關注。有專家認為,目前改裝機市場在不斷擴大,假如不及時對一些相關問題加以認真對待,有可能再一次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但是,如何對待?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哪些問題有可能制約改裝機、改良機的進一步發(fā)展?一時間讓很多業(yè)內人士感到困惑。
困惑一 配套部件參差不齊
配套部件,簡單說就是指那些用于對庫存縫機和舊機器進行升級的必要裝備。如電機馬達、伺服裝置,以及電腦控制系統(tǒng)等等。目前大多數生產這些部件的零件廠家和IT開發(fā)商,其產品在設計過程中對于構造要求、品質特性等,更多的只是為整機企業(yè)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務,也有不少廠家生產的零部件甚至是專門為某一家或是幾家整機廠做定點配套。
改裝設備之所以能夠吸引服裝加工企業(yè),并向縫機銷售商購買,其初衷主要是價格便宜和操作簡便這兩大原因。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今年第二屆華南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上,記者遇到一位來自西寧某服裝廠的采購員龔先生,他向記者介紹說,他所在的那家企業(yè)是一家當地的福利性小企業(yè),2005年投資建設,由于資金和技術人員等各種問題,原來打算半年投入生產,但直到2006年底還沒有形成生產規(guī)模。在此之前,由于技術人員缺乏,買全新的縫制設備根本沒有人能夠熟練掌握和操作,加上流水線上的工人大部分都是當地殘聯推薦過來的殘疾人,只能進行一些簡單操作。于是,這家企業(yè)通過熟人的介紹,于今年年初從重慶一家縫紉機銷售公司添置了30多臺改裝機。這些設備在流水線配置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殘疾人的操作條件,從機械性能、操作要求和維護保養(yǎng)各方面都有所考慮。
事實上,這些經過改裝、改良后的縫紉機在使用過程中,的確也解決了簡便、易維護的問題。然而,設備使用了不到兩個月,就開始頻頻出現故障,生產因此常常被迫停下。經過幾次修理之后,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無奈之下,他們花重金從上海請了一位專家,想對這些設備進行一次全面地“診斷”。結果發(fā)現,這些經過改造后的縫制機械盡管可以提高部分生產效率,但由于那些配套的部件并不盡如人意,所以頻頻出現故障也就不足為奇了。30多臺縫紉機中,僅電機就用了三四個品牌,技術指標也不完全統(tǒng)一,用這位采購員的話來說,“一臺機器一個模樣”;還有一些傳動裝置,由于機動裝置和人工裝置有很大的不同,加上這些改裝機都是用各種雜七雜八的零部件拼湊而成的,想要在同一條流水線上起到同樣的作用,有些機械就難以勝任了。經過當地技術部門鑒定,這些部件本身并沒有出現劣質問題,但運用到這些原先的庫存機上,零部件無法正常運轉是因為“母體”(庫存機)技術指標與零部件之間無法配套。
據專家介紹,一般而言,在縫制機械整機生產中,從設計到成品完成,每一個部件都彼此有著較為緊密的技術要求。什么樣的機型配置什么樣的部件、如何配置才是最合理的,都有一個標準和尺度。改裝機在這方面顯然無法做到,所使用的配套A部件是否適合B部件?C部件的技術要求與A部件是否相一致等等。如果只是簡單進行零部件拼裝,形成的改裝機必然會出現問題。
困惑二 維修技術無法達到要求
經銷商進行縫制機械的改裝和改良,并且向終端企業(yè)提供設備,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也是市場上人們普遍看得到的做法。而在此后,經銷商向終端服裝、加工企業(yè)承諾提供的售后服務和技術咨詢,則是經銷商在進行改裝和改良市場推廣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
就目前情形看,大部分從事改裝機業(yè)務的還是一些縫紉機經銷、代理公司,想要完成一系列的售后服務,卻由于對產品了解的局限性,而使服務不到位、有承諾無服務的現象出現。
原因很簡單:經銷商代理整機廠的產品,一般都會被要求進行必要的培訓,尤其是那些維修、保養(yǎng)的技術工人,整機廠往往會投入一些時間、精力和資金對經銷商銷售人員和售后服務人員進行培訓,以適應銷售、服務相一致的需要。但改裝機的情形有所不同。如前所述,改裝機的部件配置主要來自于各個不同的零部件生產廠家,盡管零部件廠家也會提供相應的售后服務,但畢竟零部件企業(yè)主要面對的是整機企業(yè),零星業(yè)務畢竟會牽扯到企業(yè)相當大的精力。企業(yè)也不會因為這種業(yè)務量不大的訂單而專門展開維修人員的技術培訓,而且企業(yè)自己派人員的成本又非常大。所以,出現一些應接不暇的狀況也在所難免。此外,在零部件的技術要求和使用中,相關的培訓要求遠不如整機企業(yè)那樣嚴格。因為,在零部件與整機廠的供需關系上,往往是整機廠占據著主導地位,零部件企業(yè)只是配合整機廠完成配件的生產和加工,實現配套。
僅此一點,經營改裝業(yè)務的經銷商就明顯不占優(yōu)勢。如此一來,經銷商即使具備了很強的服務信念,但由于技術、人員等原因,往往也是愛莫能助。最后只能求助于零部件生產廠家,至于廠家能夠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經銷商便處于一種被動地位,而消費者自然也會對經銷商產生“服務不到位”等各種意見。
記者在與深圳一家經營改裝機的銷售業(yè)務員談起這方面問題時,他介紹說,他們公司在開展各種機械改裝的過程中也遇到過此類問題。其實,一般在向零部件企業(yè)購買配件時,雙方也簽訂相關的服務條款,但等需要兌現這些承諾時,往往結果會與愿望大相徑庭。
經銷改裝機需要零部件企業(yè)的大力協助,但目前好像很難做到,歸根結底還是利益大小與否,驅使零部件企業(yè)最終能否完成必要的售后服務。
困惑三 改裝、改良機的材料要求
改裝機是在庫存和二手機上進行必要的部件添加,使原來的人工縫紉機變成半自動或自動的縫制機械,使機械簡便易用,同時提高機械效率。但在記者采訪行業(yè)專家時發(fā)現,事實上這種改裝手段究竟是否科學,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中,庫存機所運用的材料是否符合改裝的要求,便是個問題。
將高速運轉的部件配置到普通機型上,從摩擦、潤滑、抗阻能力,以及各部件的耐受性,普通縫機是否能夠承擔?為此采訪了杰克研發(fā)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敏恒先生。對此問題,王敏恒明確表示,目前整機生產中一個很重要的研究課題就是材料運用。隨著國內生產的縫制機械產品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各種高速運轉的縫機也在不斷推出?梢哉f,現在各個縫機整機廠家在研發(fā)新產品、開發(fā)新機型過程中,除了對機械科技含量進行不斷提高以外,也在不斷尋找新的、足以能夠承受工藝要求的新材料,材料學運用和材料理論,也越來越被各縫機廠家所重視。對于改裝機運用高速運轉的部件,配置在那種已經或是將要被淘汰的庫存機或二手機上的做法,王敏恒認為至少是不科學的。他說:“高速運轉的機械部件對于材料的要求是相當高的,目前常見的高速平縫機、高速釘扣機等一般轉速都突破了傳統(tǒng)機型的極限,如此高速的運轉動作,摩擦系數、潤滑要求,以及機械的震動等,對于材料的要求有時是很苛刻的。”
來自重慶的歌樂輕工機械貿易公司業(yè)務總監(jiān)裘志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他們目前的主營業(yè)務就是經銷改裝機和二手機。對于改裝機提高轉速,母機(庫存機)的自身材料能否適應的問題,他說:“其實經銷商們并不是完全不知道。只是購買改裝機的企業(yè)一般都是資金相對比較困難,但企業(yè)又必須及時改進設備的廠家,買改裝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問題是,假如一味只貪圖便宜,就很有可能給自身的生產帶來更大的隱患。試想,那一臺臺在高速轉運中疲于奔命的設備,一旦崩潰之后,企業(yè)所遭受的損失就有可能更大!”
因此,裘先生也在奉勸那些購買改裝機的服裝加工企業(yè):改裝機不是不能買,而是要充分考慮到母機與部件配置之間的材料是否匹配,更不要一味追求“高速”,而忘記了生產安全和設備壽命。
困惑四 缺乏必要的行業(yè)技術標準
2007年是中國縫制機械行業(yè)的“標準化宣貫年”,這項工作牽涉到行業(yè)的方方面面。但應該看到的是,標準化工作目前更多的是針對整機、零配件企業(yè),而對于經銷企業(yè),以及針對改裝機、二手機等方面的技術標準,似乎并沒有完全涉及到。
如果說,前幾年行業(yè)的技術標準推進工作較其他許多行業(yè)遲緩的話,那么,隨著國內縫機行業(yè)正在朝著“由大到強”的目標前進,標準化進程必將加速。那種無序的、無標準可言的產品銷售,肯定在市場上行不通。
但存在既是合理,暫無標準可參的改裝機市場有其存在的理由。
在今年的SCISMA上,記者也聽到不少經銷商們對此問題的看法。一位來自福建的經銷商曾先生就曾提出,改裝機在市場上快速出現,其實對于很多服裝企業(yè)而言是有好處的,畢竟,改裝機有它的市場空間。他舉例說,他在三明市就曾作過一筆20臺改裝機的訂單。購買方是幾個下崗女工,她們向當地政府貸了5萬元“再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基金款”,如果買新整機,5萬元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她們是在艱苦創(chuàng)業(yè),每一分錢都很珍貴,于是她們想到了購買一批二手機來解燃眉之急。當曾先生聽到她們的困難后,建議她們購買改裝機,價錢雖然略比二手機高出20%左右,但畢竟生產效率遠遠高出一般縫紉機。她們最后采納了這位經銷商的建議,并把原計劃購買25臺二手機的計劃改為購買20臺改裝機。由于這家下崗女工開辦的小企業(yè)生產的是各種兒童布衣產品,對縫紉機的轉速性能等要求也不是很高,因此,這批改裝機到了她們廠里以后,運轉得相對還比較順利。
盡管如此,經銷商自身仍是希望行業(yè)的相關技術標準能夠及早出臺。對此,來自河北辛集建業(yè)縫紉機設備公司的張志強對記者談到,如果行業(yè)能夠及早制定出一個改裝機的技術標準,對于他們這些經銷商來說,益處非常大,“至少,大家說話辦事,都有個依據!”
其實對于改裝機技術標準尚未出臺這一事實,也并不奇怪,因為改裝機在市場上的快速發(fā)展,也不過是短短一年多時間,如果行業(yè)能將技術標準再延伸到這一領域,則對市場順利、健康地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此,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標準工作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周玉竺對記者表示,只要是涉及到縫紉機技術的相關標準,都將會出臺其必要的標準。行業(yè)標準工作起步相對較晚,目前大家都在迎頭趕上。她建議那些購買改裝機的客戶說:“改裝機其實完全可以購買,但在相關標準尚未出臺之前,還是請大家到那些具有一定規(guī)模、資質比較好、有一定市場誠信度的經銷商那里去購買。畢竟,這要比買那些‘地攤貨’更可靠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