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童裝網(wǎng)】
破舊的老城,中國人的起點
在很多人眼中,迪拜是一個極其奢華的地方。800多米高的迪拜塔、七星級的帆船酒店都成為這座城市的標志?墒锹燥@破舊的Deira老城,才是最純粹的迪拜。
10多年前,Deira才是迪拜起飛前的市中心。同時,它也是很多中國商人奮斗和夢想的起點。
35歲的溫州人向華興2002年秋天到迪拜銷售女士皮鞋,他的店就開在老城的“鞋城”。
其實所謂“鞋城”,就是指迪拜老城三個最主要類似于北京天意小商品市場的中國商品城,其中以批發(fā)中國鞋為主。另外還有一些中國人開的中藥店、小超市、旅行社、網(wǎng)吧等等。
在阿聯(lián)酋有大約20萬中國人,包括5至7萬的商人,而向先生這樣銷售國內(nèi)皮鞋的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在鞋城周圍,狹窄的街道兩旁開著不計其數(shù)的小店,店主無論是印度、巴基斯坦人、還是當?shù)厝,都主要?jīng)營一些中國產(chǎn)小商品。而他們中間很多人的貨源就是鞋城里的中國經(jīng)銷商。
向華興的店位于三座鞋城中最新的一個,開業(yè)于2002年。
從面積上來看,他的小店不僅在當?shù)卣麄中國人商圈,就是在鞋城也是比較小的。大約十五平米的小店里整整齊齊的擺著上百雙各式各樣的女士皮鞋。單雙皮鞋的成本價也就在50元左右。很難想象就是這家不起眼的小店把中國皮鞋賣到中東、非洲40多個國家,使自己的年利潤達到兩百萬人民幣以上。
努力與創(chuàng)新造就成功
和大多數(shù)在迪拜打拼的溫州商人一樣,教育程度并不太高的向華興,把自己在迪拜的成功歸功于努力與不斷創(chuàng)新。
剛過來的時候,他基本上不會說什么英語。和人交流也只能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往外蹦。和外國人談生意非常困難。
生性樂觀的他卻不著急,他說中國人就是“溝通能力強”,通過一邊蹦單詞、一邊比劃,生意也就做下來了。“老外有時候怪中國人不說英語,我還怪他們不會說中文呢,”向先生得意地說。
現(xiàn)在向先生已經(jīng)擺脫了語言的障礙,和老外溝通容易多了,生意也就更加容易。
不過生意的成功與否最主要還是看自己產(chǎn)品的質(zhì)量。
在迪拜做生意的幾年,向先生經(jīng)常往返于迪拜和國內(nèi)。每次回國,他都把這邊顧客要求和市場信息帶回,然后再帶回迪拜一些新產(chǎn)品。
現(xiàn)在,經(jīng)常會有一些非洲的商人坐著飛機到迪拜來看他小店里的產(chǎn)品,然后下訂單。
在迪拜“很有成就感”
但成功的背后,向先生也和很多在迪拜打拼的中國商人一樣忍受著背井離鄉(xiāng)的孤獨。雖然愛人在迪拜陪伴著自己,一起打點生意,可他們的孩子還在溫州的老家。
我問他想不想以后回家,向先生說“肯定想”。但這邊的生意還需要他,而且他覺得在迪拜做生意“很有成就感”。
所以,他還打算繼續(xù)在這邊奮斗。
不過這位小有成就的中國商人卻“沒有考慮”向迪拜的核心領域,如港口、物流、金融等產(chǎn)業(yè)進軍,他覺得“自己一直都在做皮鞋,已經(jīng)有了感情。”
他只希望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生活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