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裝網] 俗話說“人靠衣服馬靠鞍”,按衣食住行排列,穿衣是人生的第一需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都市的服裝市場比任何時候都絢麗多彩,而服裝價格也顯得比任何時候都“缺少了章法”,離譜的事不勝枚舉,給人象雨象霧又象風的感覺。
一位消費者在某商店買了一件時裝衫,價格為178元,面料為“人造棉”,而商標上卻寫著外文。不出一星期,這位消費者穿著這件時裝衫光顧另一家大商場,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時裝,價格卻是620元,這位消費者指著身上的服裝問營業(yè)員價格為什么如此懸殊,得到的回答是“級差效應”,弄得這位消費者連連搖頭。究竟什么是“級差效應”,恐怕很少有人說得清楚。
按照價值規(guī)律,包含在服裝這一商品中的諸如面料的考究度、款式的新穎度、牌號的知名度以及銷售商店的購物環(huán)境等等,都應該作為服裝的附加價值體現(xiàn)在服裝的價格之中,也就是所謂的“超額利潤”,沒有這部分超額利潤對生產商的刺激,服裝市場就難以出現(xiàn)絢麗多彩的局面。然而,時裝的超額利潤到底有多少才算合理呢?如果僅以“賣得出去”作為定價標準,其價格恐怕只能是讓一個個的消費者“跟著感覺走”了。
一對年輕人在某時裝屋看中了一套裙裝,商店老板開口要價2888元,數字吉利,怎奈這對年輕人均屬工薪階層,幾經討價還價,終以860元成交。試想,如果這對年輕人不討價還價,那2000多元的差價恐怕就作為“超額利潤”進入了店主的腰包,其幅度之大,合理的成份到底占多大,也只得由世人去評說了。
然而,就在大多數人抱怨看得上的衣服買不起,買得起的衣服又看不上時,生活中卻偏偏有“看上即買不問價”的“大腕”。目前,筆者在一家時裝商店遇到這樣一件事:一對情侶逛商店,走了幾家商場也未相中一件服裝。二人正在“山窮水復”之際,卻在這家門面不大的時裝店里發(fā)現(xiàn)了一套時裝,滿心歡喜地走上前去,左瞧右看,真有“相見恨晚”之感。但一看標價:680元,姑娘立刻顯得有些遲疑,認為這套服裝“檔次太低”,穿在身上也有些“掉價”,一旁的男友也覺得這套服裝“缺少派頭”,好象花680元錢買套服裝送給女友有點不太好意思。兩人正在嘀咕,精明的店老板馬上上前打招呼,聲稱這套服裝價格印得不是很清楚,應該是1680元。這對有情人再看標價,在“680”三個數字之前還真若隱若現(xiàn)的有一個看不清是幾的數字。同一套服裝,還未從架上取下,就漲價1000元,居然還成交了,這變幻莫測的價格恐怕只有這對情侶自已去理解了。
正是這類不成熟的消費現(xiàn)象,為一些服裝商提供了漫天要價的可能,助長了服裝價格一個勁地攀比、上抬,這不能不說是導致服裝價格過高的一個原因。
牟取暴利,使價值與價格嚴重背離,受害的當然是廣大的消費者,但市場在無制約狀態(tài)下產生的后果,使受害者又不僅僅局限于消費者。目前,在中國的服裝市場上,高檔商店低效益的狀況已屢見不鮮。前些年出現(xiàn)北京、上海、廣州、南京、西安、鄭州等大中城市的高檔時裝屋現(xiàn)在有相當一部分已經倒閉或轉行了,因為能高消費的人畢竟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