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繼無人的尷尬
更讓手藝人心痛的是,當老一輩兒做不動時,新一代卻找不到蹤影,這種后繼無人的尷尬成了傳統(tǒng)技藝傳承的另一最大隱憂。
姚桂新是京城葉派內畫鼻煙壺的第三代,也是目前為止最后一代。她的內畫鼻煙壺、水晶葫蘆等作品精巧獨特,形象生動。內畫鼻煙壺是中國工藝品里較為獨特的一支,始于清朝嘉慶年間,它是用一種獨特的構形毛筆和構型竹筆蘸取國畫顏料,在壺內壁精心勾畫而成。
“除了前期選料、加工壺的形狀、設計壺內的圖案等功夫外,畫一個鼻煙壺,快的要一個星期的時間,慢的要一個月。比如我畫水滸一百單八將,正反兩面,每一個人物的表情、動作、服裝都不一樣,沒有一個月是畫不完的。”姚桂新說。她選擇的材質一般都是水晶,成本很高,稍有畫錯損失很大。”姚桂新介紹說。
“我們這撥8人里可能只有兩個人在畫了,而且我年齡也大了,眼花了,現在都必須要戴眼鏡才能畫。如果我們畫不動了,以后怎么辦?”姚桂新對此十分擔心。
據統(tǒng)計,300種京城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100多位傳承人,而其中年齡在50歲以上的占據八成,而像 “風車梁”梁俊、“面人湯”湯夙國等大師都已七八十歲高齡。趙偉說很多手藝人的后代都不愿意繼承技藝,一是耐不住寂寞,有的還嫌賺錢少。而一些弟子們也都陸續(xù)因為生存壓力而放棄了手藝。
據一些媒體報道,在“非遺”豐富的西藏,隨著老藝人的相繼去世,被譽為“東方荷馬史詩”的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已經沒有人會唱了,而日喀則地區(qū)南木林縣獨有的傳統(tǒng)鐵雕技術目前也只有一位老人還掌握著……
既要傳承也要顛覆傳統(tǒng)
天橋市場的民俗工藝坊7月末正式開張,趙偉的蛋殼藝術品、姚桂新的內畫鼻煙壺都是工藝坊的重要作品,此外,老北京“哈氏風箏”傳人哈亦琦的風箏,北京料器(琉璃)第六代傳人邢蘭香的料器,蔣麗娟的繡鞋,張俊顯的面塑等也都陳列其中。
與其說這是一家經營傳統(tǒng)民間手工藝品的商品店,不如說更像是一個小型的展覽,所有大師的作品一一呈現在眼前。“有一些是外賣的,有一些是獲獎作品,只供觀賞收藏的,不少已經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了。”趙偉笑著介紹說。
到底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這些傳統(tǒng)手藝變?yōu)樯唐罚偕A為藝術品,獲得市場價值和藝術價值的雙贏呢?顯然京城內這些大師們成立的工藝坊是一個方向。大師們希望能將它做成民間工藝沙龍,不但可以有現場開展工藝大師技藝展示和多地區(qū)手工技藝交流等活動,還可進行青少年培訓、失業(yè)人員培訓、創(chuàng)業(yè)基地,讓這些手藝廣泛傳播下去。
而樂施會也在做全新的嘗試,希望能夠幫助這些偏遠山區(qū)的村民們真正依靠傳統(tǒng)手工藝脫貧致富,并最終將這些千年藝術傳承下去。樂施會借鑒國際公平貿易的經驗,和合作伙伴制定出按高于等于生產地主流市場價格收購手工藝品,且返還生產者每筆訂單利潤的5%用于社區(qū)建設的約定,以此保障手工藝人的利益。而且樂施會還請專業(yè)家紡人士和設計師改進現有產品,確定可被城市消費者接受的15種顏色重新包裝,讓產品多樣化。
“我們一直認為純手工產品注定其應定位于中高端市場,無論在產品設計、制作及品牌建設都該對企業(yè)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決定在北京建立工廠合作和產品研發(fā)設計室,一方面盡己所能的將現有產品開發(fā)為家居用品與商務禮品兩個系列,另一方面,以北京為平臺,整合市場渠道,將所有產品按統(tǒng)一的惠貧品牌形象推廣并銷售。”李艷介紹著具體的操作,她說希望產品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傳統(tǒng)文化。
這一切都是一種嘗試,但是李艷欣喜地表示,通過幾場小型的推薦會以及和相關企業(yè)的洽談中,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發(fā)展前景看好。他們希望通過惠貧貿易在全國的推廣幫助這些民間手工藝融入現代經濟的鏈條,適應現代經濟的發(fā)展。